《巫师3》中你砍的那些怪 其实都有数百年的历史
新闻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说法:经过无数次口耳相传,任何信息都会变异和失真,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神话。随着时间流逝,水鬼的故事并没有因为基督教的传入而淡化,相反,它成了后者招揽信徒的手段和工具。在这个过程中,精明的教士很快发现,与其向居民灌输空洞的教义,倒不如让他们相信,这一宗教能带来某些具体的好处。 ![]() 公元966年,波兰国王梅什科一世带领人民皈依基督教,此后,之前波兰人信仰的异教神,逐渐在民间传说中被排斥为魔鬼的化身 这些好处之一,就包括了免于被水鬼杀害。在14世纪、教士们撰写的编年史中,很快就出现了这样的描述:在脖子上佩戴念珠可以摆脱水鬼,不仅如此,水鬼也经常被描绘成自杀者灵魂的化身,而在天主教的教义中——自杀是被严格禁止的,换句话说,假如你对宗教足够虔诚,上述灾难就应该能避免。由于后来世俗文化的兴起,水鬼的形象变得更加多样,民间歌曲和传说都在为它们添加各种各样的属性,为的是让故事更为生动。波兰民俗学家佩尔卡写道: “在17世纪以后,水鬼的形象发生了改变,并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差异……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,水鬼不是魔鬼,而是在魔鬼怂恿下淹死的人类;同时它们还有了性别之分,女水鬼有着迷人的外貌,而男水鬼则常以小男孩、矮人或者英俊青年的形象现身。” ![]() 位于捷克境内、梅斯图耶河畔新城(Nove Mesto nad Metuji)市政厅前的水鬼雕像,随着时光流逝,这种怪物逐渐成了斯拉夫文化的一部分,其外观也变得不再可怕 这种变化,当也许与科学的普及、和堤坝的建设有关,它们降低了洪涝灾害的频率,并让人们不再敬畏自然。这导致在许多民间故事中,水鬼成了喜欢恶作剧的精灵,它们只会偶尔现身,打扰村庄的平静,在心血来潮的情况下,它们甚至帮助贫穷的村民、甚至和他们交朋友,但《巫师3》的出现,再次让这个古老种族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。 孽鬼(Nekker) 小心啦,兄弟们,这座桥下面有孽鬼,你们如果不慢下来也不停的话,就没什么好怕的。可是如果你的轮轴松掉,让你卡住……那就闭上眼睛向梅里泰莉祈祷吧。 ——柯特·汉默巴克,范格堡的城市守卫 在《巫师3》中,孽鬼给人的印象和水鬼很像,作为个体的战斗力很弱,可以被随便某个NPC轻易杀死,但其数量却令人发指,这一点和灵活的身手结合起来,有些让像白狼这样狩魔猎人也难以应对,但尴尬的是,这些怪物倒下后,只能提供有限的经验值。 ![]() 《巫师3》昆特牌牌面中的孽鬼,其战斗力为2,共三张,自带集合效果,这一点和游戏本体中的设定基本相同 不管你对孽鬼怎么看,可以确定的是,它的中文翻译体现了“信达雅”的原则。因为它的本源(Nekker)更像是某种精灵,和游戏中的形象也相差甚远。 在构架《巫师》系列时,无论创始人萨普科夫斯基,还是游戏的开发商CD Projekt,都没有单纯从斯拉夫神话中汲取灵感,相反,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整个欧洲大陆;同时,他们还没有忘记加入自己的想法,而“孽鬼”就是其产物。和游戏中不同的是,民间传说中的Nekker比较友善,更像是美人鱼的欧洲版本,当然,这些美人鱼并不会因爱情而放弃生命,而更愿意用美色、魔力和歌声给路人带来厄运。 ![]() 挪威艺术家特奥多尔·基特尔森(Theodor Kittelsen)笔下的Nixie,或者说水妖,其中作者巧妙地回避了一个问题:它应该有着怎样的外形? 有时,它们会化身为在溪边演奏乐器的青年,也有可能变成财宝、美人鱼,甚至是一切漂浮着的物件:在德语中,Nekker被写作Nixie,它们中最有名的是罗蕾莱(Lorelei),或者说“莱茵女儿”——它们会用歌声让船触礁;而在北欧地区,化身成男青年的Nekker会用音乐引诱儿童和少女。 ![]() 创作于1912年的、史诗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中插图:莱茵少女警告英雄齐格弗里德,从这里看,它们的形象更像是《巫师3》中的海妖,或是希腊和罗马传说中的美人鱼与水中仙女 不难看出,真正的Nekker,在设定上很像《巫师3》中的另一种怪物——海妖,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,开发者只是将一个熟悉的名字,套用在了一个全新的生物上,但这种做法的背后,却有许多合乎逻辑的解释:这不仅是因为,增添一种自带敏捷属性的敌人,能让战斗模式变得更加丰富;而从语言的角度来说,Nekker——这个抑扬顿挫、以带否定色彩的“Ne”开头的词,用于描述一个怪物也并无不妥。 (编辑:二游网_234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