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表光鲜的AAA大作 癌细胞正在悄然滋长
既然3A单人游戏不好做,欧美厂商也在积极地寻求转型。这几年我们从各大欧美厂商口中听的最多就是“长期服务型游戏”,似乎忽然间这些往日的单人3A厂商一个个都精通多人游戏、擅长长期运营了。事实证明,3A服务型游戏可不是谁都会做的,动视的《命运》、育碧的《全境封锁》、EA的《战地5》和《圣歌》,都想人们展示着这些大厂令人汗颜的服务型游戏运营能力。 而若是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,会发现传统3A游戏的制作、宣发理念本就和长期服务型游戏格格不入:3A游戏往往将顶级的音画表现摆在首位,而服务型游戏的核心其实是一套成熟的游戏玩法;3A游戏受到内容制作成本的限制往往是“20小时”神作,而服务型游戏通常都是200小时起步;3A游戏的宣传策略追求的是首周销量,而服务型游戏讲究的是后劲。所以你可以看到,这些年在欧美市场成功的服务型游戏有很多都是中小规模的游戏,比如《warframe》、《Path of Exile》,他们没有3A的预算,也没有3A游戏的顶级画面,但是这些游戏更具创意、更有游戏性、有更多的内容。 所以以往做惯了“爆米花、快餐”式3A游戏的厂商想要转型长期服务,不交点学费、不摔几个跟头也是很难学会。 关于3A游戏的负面影响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,许多从业者、媒体工作者也在从不同角度尝试着谋求着解决难题的思路。 (编辑:二游网_234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