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魔城与塞尔达都是名作 奈何际遇天差地别?
今年 E3 展上有很多游戏让我精神一振,但是在这些游戏中,有2个让我陷入了思考。 这俩游戏分别是:《血迹:夜之仪式》和《塞尔达传说:荒野之息》。 熟悉游戏史的朋友对这2个游戏以及其背后的开发故事肯定不会感到陌生,但到底是因何原有让两个从 FC 时代走来的游戏有着不同的际遇? 下面我将逐一来探讨此问题。 恶魔城 要是没有《恶魔城》精神续作的名号在前,游戏的众筹可能就没这么顺利了 《血迹:夜之仪式》是一款新作,但是它却是《恶魔城》系列的精神续作,其制作人正是当年名噪一时的五十岚浩司。 ![]() 在1987年,《恶魔城》在 FC 上横空出世。游戏凭借着出色的画面、硬派的手感以及丰富的游戏流程让当时的玩家过足了一把充当“吸血鬼猎人”的瘾,同时游戏也以其较高的难度让众多玩家因卡关而懊恼。 在之后的10年里,《恶魔城》系列一直作为横板动作游戏而活跃在各个游戏主机上。 如何让游戏更有趣呢? 然而玩家在见识了10年“一路向右砍杀邪恶生物,最后打倒 BOSS 的套路”之后难免产生审美疲劳,如何让这个系列重焕生机成了当下的制作人最头疼的事情。 此时,历史的重担放到了荻原澈的肩上。 而他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——《恶魔城:月下夜想曲》。游戏大获成功,虽说当时有玩家曾表示这是《银河战士》版《恶魔城》,但销量说明了一切。 《月下夜想曲》的新玩法让《恶魔城》找到了新方向,也从单纯的 ACT 走向了 ARPG。 荻原澈也因为《月下夜想曲》的成功而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,留下自己的下属五十岚浩司来接手今后的《恶魔城》系列。 五十岚浩司一统全局也让《恶魔城》的制作失去了竞争力 然而五十岚浩司实力就摆在那里,后来由他担当制作人的《恶魔城》系列都难以逃出《月下夜想曲》的框框,系统的进步与革新甚少。 ![]() 当《恶魔城》仍处于在困窘中时,3D 浪潮来临。 第六世代游戏主机登场,机能的提升让 3D 游戏不再是一个世纪难题。而在各种 3D 动作游戏的冲击下,《恶魔城》系列也开始了 3D 化的尝试。 然而最初的尝试是失败的,N64 上的《恶魔城:默示录》以及《恶魔城:默示录外传》有着早期 3D 游戏普遍存在的问题:视角诡异、操作僵硬等。 (编辑:二游网_234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